大寨黄佤古树茶

一片树叶的传奇,一段佤族文明的活态传承——自然馈赠与民族智慧的交融


探索产品

大寨黄佤古树茶:自然与民族文明的交融

一、地理位置 · 生态环境

古茶树的“黄金生长地”

大寨黄佤古树茶的根,深扎于云南耿马勐简乡大寨核心茶区——这片被自然偏爱的秘境,藏着古茶树生长的绝佳条件:

  • 地理与气候:海拔超1300米,毗邻南汀河,山林密覆、峭壁林立,常年云雾萦绕,温凉湿润的微气候让养分充分积淀。
  • 土壤基底:富含火山灰质与矿物质,松软透气且肥力充足,为古茶树打造“养分仓库”,赋予茶叶独特山野气韵。

黄佤古茶的鲜明特质

外形

条索粗壮紧实,色泽墨绿油润,尽显古树厚重质感

汤色

金黄明亮,仿若盛满阳光,澄澈动人

香气

层次丰富,山野清冽交织花果甜香,高长持久

滋味

醇厚饱满,先涩后甘,回甘迅猛悠长,如清泉淌腔

喝一碗“黄佤古茶”,便如品一口“黄衣佤情”,是茶人难得的味觉与心境共鸣。

二、中国茶文化 · 黄佤与茶

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大寨乡,不仅是黄佤古树茶的发源地,更是佤族“黄衣支系(黄衣啊佤)”的世代聚居地——他们以独特黄衣服饰为标识,与古茶树共同书写“人树共生”的文明篇章。

2024年,黄衣啊佤“林茶共生系统”被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列为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(GIAHS)预备项目”,云南首个获此殊荣的民族茶!

融入血脉的茶俗:佤族文明的活态传承

对黄衣啊佤而言,茶早已超越“饮品”,成为婚丧嫁娶、节庆日常的文化符号:

婚俗中的茶礼:三次茶定终身

  • 1. 小酒茶(提亲):男方携茶上门,以茶表心意
  • 2. 大酒茶(纳彩):商定婚约,茶为核心“信物”
  • 3. 割尾巴茶(完婚):婚礼压轴环节,备12饼古树茶,象征“一年圆满、一生相守”

节庆中的茶祭:新米节的敬神仪式

每年“新米节”(佤族丰收节),族长采摘古茶树鲜叶制作“神茶”,祭祀创世神“木依吉”,祈求风调雨顺、茶树繁茂,将对自然的敬畏融入茶中。

日常中的茶俗:茶暖烟火气

  • 产妇饮用“月子茶”:古树茶搭配当归熬煮,温润滋补
  • 老人祝寿备“百子千孙茶”:茶饼压制108颗茶籽,寓意多子多福、福寿绵长

古往今来,黄衣啊佤先辈垦荒种茶、钻研制茶,更以“一日无茶则心中若有所失,送礼无茶便视为失礼”为生活雅尚——大寨黄佤古树茶,既是树叶的传奇,更是佤族文明的鲜活载体。

精选产品

大寨黄佤古树茶展区

大寨黄佤古树茶

晒青毛茶

产品介绍

大寨黄佤古树茶,是云南省耿马县勐简大寨茶脉的核心代表,更是黄衣佤族“林茶共生”文明的鲜活载体——其源自云南耿马勐简乡大寨核心茶区,这里不仅是1300米以上高山云雾滋养的秘境,更是202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(GIAHS)预备项目”的承载地,每一片茶叶都凝结着自然馈赠与民族智慧。

规格参数

产地: 耿马勐简大寨
原料: 古树春茶一芽二叶
工艺: 传统手工制作
规格: 180g/盒
特点: 香气清雅,回甘持久
储存: 通风干燥,避光保存
大寨黄佤古树茶展区

大寨黄佤古树茶

普洱茶饼

产品介绍

大寨黄佤古树茶,是云南省耿马县勐简大寨茶脉的核心代表,更是黄衣佤族“林茶共生”文明的鲜活载体——其源自云南耿马勐简乡大寨核心茶区,这里不仅是1300米以上高山云雾滋养的秘境,更是202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(GIAHS)预备项目”的承载地,每一片茶叶都凝结着自然馈赠与民族智慧。

规格参数

产地: 耿马勐简大寨
原料: 古树春茶一芽二叶
工艺: 传统手工制作
规格: 357g/饼
特点: 香气清雅,回甘持久
储存: 通风干燥,避光保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