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代土司与户南贡茶

伊人已不在,户南茶沉默到何时

公元1934年(傣历1296年,民国二十三年),罕富廷承袭土司职位,成为耿马历史上的第二十三位土司,也是耿马末代土司爷。

罕富廷心里压根里就没打算喝即位茶。这个末代土司爷已经明显感觉到了,民国以来国家政权更迭平凡,各种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。这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,也是一个埋葬土司政权的时代,即位茶是没必要再喝了。但不喝即位茶并不代表罕富廷不喜欢饮茶,不热爱茶文化。相反,罕富廷不但爱饮茶,喜欢茶文化,而且还非常注重耿马的茶叶经济发展,在耿马大力兴起种茶和开展茶叶贸易的实业振兴之风。

历史时刻
公元1934年(傣历1296年,民国二十三年),罕富廷承袭土司职位,成为耿马历史上的第二十三位土司,也是耿马末代土司爷。

《中国临沧茶文化》和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志》都有记载,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,耿马境内的勐撒、福荣等多地已经大面积地出现人工种植茶叶的局面了。其中以勐撒为中心点,形成了茶叶种植与市场贸易一体化的新局面。各地商贾踏着老土司罕朝瑷修下的驿道,北线从云州进勐永过河底岗到勐撒,南线从腊戌过滚弄江进孟定经勐简迎门寨到勐撒,热热闹闹地开展茶叶贸易活动。随着茶叶运输的繁忙,来往商人越来越多,勐撒街到处客栈林立,商铺也应运而生。特别是通往内地的箐门口大水井驿站,更是热闹得昼夜都是集市。

随着耿马茶叶种植和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大,当地的商人和一些太爷们也赶起了马帮,加入到了茶叶贸易活动中去。据说当时的芒那太爷罕富宁家就养着骡马六把三十匹,都是用来贩卖茶叶的。还有如宋国喜、周学针、南布、南坎、秦占尧、俸保林、俸保成等太爷或境内的大商人,都养着大批的马锅头或牛锅头,从事茶叶贸易活动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白胡子宣爷的宋文兴,早年就将境内的茶叶用骡马贩卖到缅甸腊戌、瓦城以及仰光一带,为日后崛起的境内其他茶叶商贩闯出了一条好路子。在耿马茶叶贸易的日益兴隆下,不论是作为土司贡茶的户南茶,还是大寨茶、回京茶、锅片茶、翁达茶、勐撒茶、大兴茶、贺派帮卖茶、大青山茶、福荣茶等都远销到了内地,销到了国外,全国人、全世界人都一起享用着耿马茶。茶叶贸易兴起了,民间茶艺自然也就活跃了起来,汉族、傣族、佤族、拉祜族、布朗族、回族、傈僳族、苗族等各民族间的茶艺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形成了一个茶文化的大熔炉,造就了边地璀璨的民族茶文化。

"这是一个造就英雄的时代,也是一个埋葬土司政权的时代"

罕富廷对耿马的卓越贡献不仅在茶上,在其它社会领域也多有作为。他非常善于外交,他接任大哥的职位承袭耿马土司职位之前,就亲自到昆明拜见了云南省主席龙云,由龙云亲自委任他袭位的。罕富廷继任土司职位期间,正是中国内忧外患时期,边地耿马也逃不过这个劫数。日寇几次从缅甸滚弄江进犯耿马孟定,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。但面对境内茶叶贸易的日益兴起,罕富廷仍然坚信耿马正是百废俱兴之时,应以抗日保边为首任,于是率先捐献一百万元的救国金。后来他亲自组建了五百余人的地方武装,提出成立耿沧抗日支队的请求。被上司批准后委任为支队司令,配合国军两次击退了来犯的日寇。罕富廷的民族大义、英雄壮举全国皆知,在傣历1305年还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。

罕富廷一生最令人敬佩的事迹之一是在修建滇缅铁路的事情。滇缅铁路的附属公路由耿马跨境而过,省政府下令耿马民众抢修该路段。罕富廷遵令执行,亲自动员民众,每日组织几千名民工,日夜抢修。经过不懈奋战,自孟定起经遮哈、景信、四方井、枯老河、军赛、勐简、大寨、山水地、箐门口、红象垭口止,使公路通车到了云县的万年桩。试想一下,当时整个耿马不足四万人口,除去老幼病残后能剩多少?罕富廷竟然每天能组织起来几千人的民工,这是何等壮举!关于这些概述在当年公路的总策划师陶述之的日记里也有记载。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往事,用铁证刻在了边地的每寸山水每块石头上,绝不容许我们淡忘。

滇缅铁路通
土司建奇功
千人民工聚
公路贯长虹

据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志》概述,耿马即将解放前夕,罕富廷受从内地来的地霸土匪李希哲、张国柱和境外国民党军残部李弥派遣来的李绍宽、邱开基等人的怂恿和挑拨,对共产党产生了怀疑,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耿马,他在耿马解放前夕出走缅甸后迁往台湾。

户南茶自从土司历史结束以后,就静静地呆在户南拉祜山寨的田间地头,伴随着那些荣辱不惊的拉祜山民默默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,它是否还会沉默下去?我想,绝对不会的!

户南茶已经醒来了,并且逐步走向世界,被各地喜好饮茶的人们接受和喜爱。